第32章全票通过
这天早晨,钟山终于从王府井附近的邮电局拿到了来自沪上的邮包。
打开一看,是两本《故事会》第三期的样刊、一张210元的稿费单,以及一封热情到过分的编辑来信。
写信的人叫吴复兴,在他的信里,直接把钟山的《黄河大侠》夸得天花乱坠,仿佛世间罕有,溢美之词堆砌得钟山都有些害臊。
不仅仅是夸赞,在信里吴复兴更是热情邀请钟山有空去沪上做客,来参加编辑部的座谈会,跟“故事家”们一起畅谈创作技巧,不仅承诺可以给钟山的单位开具证明信函、食宿全部报销,甚至还有出差补贴,以及在沪上及周边旅游的详细安排。
这样的条件,在1979年,基本属于天顶星级别的待遇了,足见《故事会》编辑部的财大气粗。
没办法,一个期刊销量几十万册,哪怕一册的价格只有一毛八,也能创造十万元的码洋,《故事会》的版面也许空荡,但账本绝对丰盈。
到了信件的最后,吴复兴终于图穷匕见,表示“热情期盼老钟同志寄来更多优秀作品,凡稿费、补贴等一应费用皆可顶格批许。”
钟山把稿费单存到银行,看着足足七百元的存款,心中颇为振奋。
一篇武侠,就能赚到二百块钱,那要是写个十万字的长篇,不得起飞了啊?
心里暗暗把这条生财之道铭记在心,不过钟山最近却是没空再写新了。
首都剧场里,复排上演的《雷雨》收获着观众们的热情掌声,在观众们看不见的排练室里,《法源寺》的排练工作终于走到了最终的合成阶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