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讨论投票的剧本自然就是钟山的《法源寺》。
在工作流程上,凡是剧本组创作或审核通过的剧本,都是交到艺委会来上会,不过为了提高效率,一般会先送到第一副院长刁光谭和主抓艺术的夏春院长那里,俩人审过了,再拿到会上。
如此一来,既减少了委员们的工作量,大家的意见也比较容易统一。
饶是如此,在艺委会严苛的标准下,一年能通过两三个新戏就不错了。
此时会客室里已经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手头的复印件上,除了偶尔的轻呼,大多数时间都是沙沙的翻页声。
蓝田野一拿到剧本,立刻就明白刁光谭干脆为啥那样看自己了。
打眼一看,《法源寺》几个字写得漂亮。
作者一栏,更是明晃晃的“钟山”俩字。
自家外甥写的剧本,自己都不知道,这事儿说出去谁信?
蓝田野心中叹了口气,钟山这孩子怎么也不跟自己说一声?
不过话说回来,写出来的剧本既然能上会,就说明底子不会太差——看来这个钟山跟他爹一样,是个做文化人的苗子,说不定以后也能懂点书法绘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