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人艺逆子
“这么说,下半年你要去津门?”
蓝田野办公室里,钟山放下茶杯,“那《法源寺》的导演怎么定?”
1979年,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时隔多年复排上演,在话剧界引起了轰动,场场爆满的票房奇迹也让燕京人艺的影响力再次扩大。
随着梁秉鲲写的那些宣传稿逐步见报,各地的演出邀请也纷至沓来。
这种邀请演出对于燕京人艺来说,可以说是纯粹的创收项目。
一部话剧,不算剧本创作、演员排练、合成的艰辛历程,单算舞台上的美术装置、道具、服装,成本就高得出奇。
就拿《茶馆》来说,为了复排话剧,人艺投入了差不多三万元的成本,这还没算演员补贴和其他剧场的支出。
而复排一个多月,上演三十场,票房多少钱呢?刨除各类赠票,差不多两万。
从这个角度,其实就能看出话剧行业为什么在后世如此举步维艰。
在这种演出体制下,创新三部新剧,能有一部保本就不错,多赚钱什么的,简直痴心妄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