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的额人,还是古时候的人,包括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书法家,他们学习书法,都是从“临帖”开始的。
这个结果一下子让李石想起小时候好像读过一个关于王羲之吃墨水的故事。
他搜了一下,还真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小故事。
说的是书圣王羲之小时候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因为天赋高,够努力,进步很快,到十一岁的时候,写的字就已经让卫夫人这个大书法家感叹此子将来书法上的成就肯定会超过她。但王羲之并不自满,依旧刻苦练习,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他最喜欢吃的蒜泥和馍馍,由于沉浸在看帖和写字之中,心无旁骛,最后直接误把墨汁当成了蒜泥,用馍馍沾着吃,弄得满嘴乌黑……
小时候读这个故事,看到的是“专心刻苦”,如今再读,李石却把重点放在“临帖”上。
“连书圣学习书法,都是从看帖、临帖开始的!”
临帖,自然是指书法学习时,以临摹前人好的书法作品和字帖,学习书法家的精华。
临帖有三法,层序渐进,依次是:对临、背临和意临。
对临,将字帖置于眼前,看一笔,写一笔。
背临,不看字帖,只凭印象将诸字临写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