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实中,则是执笔为剑,剑气落在白纸上,变为气象万千的墨迹。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李石并没有立马搁笔去看这次临摹之作,而是站在原地发了好几分钟的呆,然后才感觉自己似乎从浑浑噩噩的时间长河里爬上了岸,长吁一口气,只觉得心里无比的怅然,又无限的回味。
五六分钟后,放下笔。
再观书桌上这次一口气背临的文章。
“形似没有九成九,只有九成五左右,但这次的神似,却足有五六成……已经是极限了。”
“我毕竟不是王羲之,也不用成为王羲之,而且这也只是摹本——到这个程度,临摹的匠气几乎已经没了,单就这幅字而言,哪怕是临的,也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了。”
李石注视着桌上的作品,良久,轻轻拿起来,放到书房中间的茶几上。
又回来,准备重新写一次。
“这次,不管其他多余的东西,意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