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古朴醇厚,雄强大气,是汉隶碑帖中的代表之作,虽因时代久远,传承下来有所残缺,甚至可能不太符合当代一部分人的审美,但在李石眼中,眼光穿越历史长河,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以及汉隶,他能看到文字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之美。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字。
每个时代的文字都会有对应的书法艺术和书法之美。
它们也反应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气息。
“如果透过残缺见其真面目,细看字体,方整中多有变化,朴厚中又稍显媚劲,内圆外方,内捩外拓,方整而不板滞。”
李石背临一遍,细细揣摩,觉得收获不小。
又拾起笔,摊开新的宣纸,尝试意临。
在李石的理解里,意临分两种,一是临原作之意,一是用原作之体化吾之意。
他这个人比较“自我”,喜欢做“六经注我”之事。
“《张迁碑》作为法帖,意临时,需把握字体结构变化……”
写得几句,李石再看,先摇头,又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