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能全怪二凤陛下,高句丽当时确实是威胁,要是不打,后面可能更麻烦。”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连年征战真的太耗国力了,百姓也受不了啊。”
“晚年的帝王大多会犯这样的错,骄傲自满,听不进劝,二凤陛下已经算好的了。”
“至少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还下了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失。”
“如果不是他打残了高句丽,后面唐高宗也不可能灭亡高句丽,怎么说呢,我们作为后世子孙,是纵观整个历史来看待问题的,无法准确的评价当时的时局,总的来说,二凤陛下算是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了,单就治国而言,几乎没有哪个帝王能与他媲美,包括我最喜欢的祖龙大大!”
第016章:来自后世子孙的吐槽
正好看到弹幕的秦鸢也颇为认同的补充道:“太宗皇帝晚年确实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写下了《帝范》来告诫太子李治,他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掩饰自己的过错,反而主动反思,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天幕上出现了李世民坐在病榻上写《帝范》的场景:他脸色苍白,手微微颤抖,却依旧一笔一划地写着,每一个字都透着对太子的期许和对自己的反思,李治站在一旁,看着父亲苍老的模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接过《帝范》时,双手都在颤抖。
“可惜的是,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还是没有教好儿子,长孙皇后去世后,他过度偏袒次子李泰,完全没发现太子李承乾因腿疾自卑,又忌惮魏王李泰,渐渐被压力逼疯了,最终选择了谋反,事败被废,流放黔州,李泰也没落得好下场,两个最疼爱的儿子都不得善终。”
没等李世民疑惑为何太子是李治,而不是他的承乾,秦鸢的声音再次响起,天幕画面也跟着切换,看得李世民和贞观群臣纷纷皱紧了眉头。
“笑死,龙凤猪三个千古一帝都凑不出一个太子。”
“李承乾太傻了,如果他抱着长孙皇后的牌位,在太极殿或太庙大喊一句,父皇,我不做第二个大伯,我要去找祖父和母亲告你的状,然后当场自刎,李世民绝对会原地爆炸!”
“哈哈哈···前面的你想笑死我吗?真要是这样,贞观之治估计都压不住李二暴君的头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