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曼谷的暗线
第十六章:曼谷的暗线
仰光飞往曼谷的航班穿越云层时,林砚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资料——那是国际刑警发来的曼谷器官贩卖网络线索,核心人物代号“医生”,常年隐藏在私立医院背后,专门为东南亚富豪提供非法器官移植。
“‘医生’的真实身份至今没查到,但他有个固定习惯,每周三下午会去唐人街的‘杏林堂’中医馆坐诊。”苏晴将一杯咖啡放在林砚手边,手指点在屏幕上的中医馆地址,“有意思的是,这家中医馆的老板,十年前和貌登是警校同学。”
林砚抬眼,指尖在“杏林堂”三个字上停顿:“又是唐人街?看来这些人都喜欢在熟悉的地方藏尾巴。”
飞机降落在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泰国警方联络员阿南早已等候在出口。他身材精瘦,眼神锐利,递过来一份折叠的地图:“‘杏林堂’周围我们已经布控三天,但没发现‘医生’的踪迹——倒是有个可疑人物每天都会去中医馆送药材,车上的冷藏柜比普通药材车大两倍。”
“冷藏柜?”林砚立刻想到仰光的那批器官,“查过冷藏柜里的东西吗?”
“没机会,”阿南摇头,“送药的人警惕性极高,每次都亲自搬货,全程不让任何人靠近,而且中医馆的后门直接连通地下仓库,货物一卸就进了仓库,根本看不到里面。”
三人驱车前往唐人街,午后的街道挤满了行人,中药味、咖喱味和水果味混在一起,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阿南指着前方一栋挂着红灯笼的两层小楼:“那就是‘杏林堂’,二楼是坐诊的地方,一楼卖药材,地下仓库的入口在后门。”
林砚让车停在街角,隔着马路观察。中医馆门口挂着“今日坐诊”的木牌,几个穿着病号服的人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等候,一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正从货车上搬下纸箱,纸箱上印着“当归”“黄芪”的字样,却比普通药材箱重得多。
“就是他,”阿南低声说,“他叫坤查,是‘杏林堂’的固定送货员,也是‘医生’的贴身保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