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谁家的娘子闲着的都可以报个名,到时候去早点铺子上工,工钱可不低呢,每个人一天给十五文钱,家里孩子大了就都送去县学读书,咱们县衙里的人,所有人家的孩子去县学读书束脩减半。”
余岁欢端着一碗烩菜从里面走了出来。
如今那些大的作坊都成立的差不多,还是要发展一些小的铺子,整个县城能发展的空间还很多,到时候可以养活不少人。
“余师爷,我家两个孩子都到年龄了,交一个人的银子就可以去两个人吗?”
大头也想让家里的孩子去读书,读书识字的人才有出路。
就是当个账房先生,都比普通人的工钱要多的多,而且不受累。
如果两个孩子都去读书,他娘子倒是可以去师爷说的那个早点铺子去上工,两个人挣银子,怎么也能供得上两个孩子都去读书。
“嗯,交一份钱可以去两个孩子,如若只有一个孩子交一半的银子就行,你们回家都跟自己家娘子商量一下。”
“想去上工的,回头在我这里报下名,简单的培训一下,过阵子咱们的早点铺子就可以开张了。”
古县虽然发展的迅速,各个门店开了一个又一个,可毕竟是没有底蕴,要想真的繁荣起来,最少还要一年的时间。
“余师爷,今天下了值,我就回去跟我家娘子商量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