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城却是一派和气,连连道:“学生年纪小,资历浅,当不得一声师傅,我在家排行第三,大家可唤我姜三郎。”
沈寄风知道读书人最看重名声,她见姜城坦诚自己的读书人身份,却又没点名进士出身,猜他或许不想让人知道,毕竟跑这里当匠人,不算是什么光彩的经历,沈寄风乐得成全他这点小心思。
张老憨笑着问榫头仙,“罗师傅,支撑矿道的木料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是有利于开矿,郡主都会一律满足。”
这位榫头仙连个名字都没有,履历上只写着他的外号,人称罗仙儿,此人极度好酒,腰上随时挂着酒壶。赵镇是在相国寺把人找出来的,相国寺乃大宁国寺,此人曾帮寺里的天王殿翻新,赵镇实际考察过,整个天王殿只用两根梁柱支撑,因为实实在在看过他的本事,赵镇才容忍了他好酒的性子。
赵镇不忘叮嘱沈寄风,他技艺难求,需多让人盯着,免得因为喝酒误事。
罗仙吸着鼻子,因为要见郡主,他特意没喝酒,这会儿酒瘾已经犯上来,他巴不得快点结束。
“前面就是天蒙山,一会我出去转转,就地取材即可。”
情况介绍差不多了,沈寄风适时开口,给大伙儿一颗甜枣吃,“诸位,此事难度极大,需各位鼎力相助,本郡在此向大伙承诺,除了正常的工钱之外,只要限期内炼出了银,不管炼出多少,本郡拿出其中的一层来犒劳大家。”
第二十章各就各位
“倘若炼出的银两太少,也没关系,本郡早已准备好了银票,每人100两。”
曲一方眼中一喜,“只要炼出了银,我们至少有100两银子可拿,甚至可能更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