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弯腰捡起地上的锦盒,小心地检查里面的铜佛,见完好无损,才彻底放下心。他看着陈墨白,越看越觉得这年轻人机灵又正气,便从名片夹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来:“小兄弟,这是我的名片。我姓蔡,蔡明理,从台湾来的,做点小生意。这次来北京就是想淘换些老物件。真是太感谢你了!”
陈墨白接过名片一看,“宝岛珍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明理”。嚯,还是个董事长!
“蔡董事长,您好您好。我叫陈墨白,就是本地人,在这琉璃厂长大的。”陈墨白也自我介绍了一下。
蔡明理热情地握住他的手:“陈小兄弟,你帮了我这么大忙,我一定要表示一下感谢。这样,我知道前面有家不错的茶馆,赏光一起去坐坐?我正好有件东西,想请小兄弟你帮忙看看。”
陈墨白心里一动,正愁没地方搞点外快,这机会就送上门了?而且这蔡老板看起来是个正经生意人,不像秦远山那路货色。
“蔡董事长太客气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来到一家清雅的茶馆,要了个包间。泡上香茗,寒暄几句后,蔡明理小心翼翼地从随身包里取出一个长条形的紫檀木盒。
打开木盒,里面衬着明黄色的软缎,躺着一柄玉如意。如意首呈云叶形,柄身微曲,通体由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包浆厚实,雕工精湛,看起来是件开门的清中期好东西。
“陈小兄弟,你帮我看看这件。”蔡明理将木盒推到陈墨白面前,“这是我前几天刚从一位朋友手里请来的,打算带回台湾送给我父亲做寿礼。我心里是喜欢的,但总有点不踏实,怕走了眼。你帮我掌掌眼?”
陈墨白一看这如意,心里就先喝了一声彩。这品相,这做工,确实不俗。他戴上手套,小心地拿起如意,入手沉甸,手感冰凉滑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