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6 无言的结局 (1 / 10)
        6无言的结局

        “你什么时候给我写过信?我怎么没有收到呢?”听完马老师讲的故事,张琳琳同学奇怪地问道:

        古今中外,母亲、母爱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无不倾注着人们对母亲的挚爱。无论是中外大家,还是古今英雄,都无法完全诠释母亲的伟大。”

        但凡有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童年。也许有人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仔细回想一下,总会有幸福穿插其间。这幸福是什么,也许就村边路口之间和小朋友的嘻闹,也许就是上树爬墙捉鸟戏鸭的痴迷,也许就是丢手帕捉迷藏的忘情,然而这幸福要有一张妈妈的笑脸在家中守望;家中没有了妈妈,你笑起来都不开心。

        妈妈拢共生下我们姐弟四人,我最大,为此她和父亲总是没日没夜地忙碌,可是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每到寒风凛冽的冬天,妈妈会用一些旧报纸把门和窗户糊上,说是给我挡挡风寒;还会将干净的稻草垫在我们床上,睡在床上总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草香。

        四个小孩,四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吃饭喝粥需要下饭菜,所以每年冬天“腌咸菜”就成了母亲的必修课。她用她细皮嫩肉的脚板底对抗那些颗粒粗大的盐巴。夏天的时候,她总是早早地帮我们洗好澡,然后将卸下的门板用凳子搁好,铺上席子给我们纳凉。而她却坐在一边用扇子轻轻地为我们驱蚊。待我们甜甜地睡着了,她又用木桶拎着全家的衣服去河边洗。待夜里渐凉,妈妈才将我们几个抱上床,放好蚊帐。然后,她又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鞋底。所以每年春节,我们都能穿上妈妈亲手做的新鞋过年;每每梦中醒来,都能看见她一个人独自忙碌的身影。

        因为孩子多,收入远远不够开支。妈妈每个月总会向朋友亲戚借钱渡过难关,甚至借过鸡蛋,借过盐。有个邻居是医院里的医生,小时候我常见到妈妈被他叫走,因为年龄小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长大后我问医生叫她干嘛?医生告诉我妈妈是O型血,她经常去医院“卖血”挣钱,知道实情后我不禁泪流满面。原来妈妈滋养我们的不只是她的乳汁,还有她那新鲜的血液。

        小时侯我像一个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饿了、累了的时候,才知道回家。

        你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妈妈就在那里为你守候。你可以无所畏惧的迎接一切挑战,你可以安安心心规划你内心的向往。路的前方还是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你就在妈妈坚实的土地歇息,妈妈一个温暖的笑,就是你汲取的力量。你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你可以叱咤风云了,但是你依然离不开家,离不开妈妈,高处不能禁胜的寒冷,更会让你迫不及待的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永久、最安全、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妈妈,是家。

        妈妈在,家就在。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妈,进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听到妈妈的应答,心才安定下来。于是开始找吃的。吃饱了,喝足了,再跑出去玩。长大了上学,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依然是找妈妈。来不及放下背上的书包就到处寻找,妈妈看见了就笑“傻孩子,背着个包,也不嫌累”。也许妈妈不知道,也许妈妈知道,找妈妈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累。

        回家找妈,是人们多年来不自觉养成的习惯,也许,生活中只要是有妈妈的人,都和我一样。这一生活中的细节,便是幸福在荡漾了。家和妈妈就是这样,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随着年轮的递增,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纵然岁月改变了容貌,纵然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家的眷恋和深深的母爱。因为家和妈妈和我们,血脉相连,息息相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