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1 长寿之乡 (5 / 6)
        李三娘爬到墙角里苦挣苦熬地生下了一个男孩,用牙齿咬断脐带,并替孩子取名“咬脐郎”。刘知远做了后汉开国皇帝以后,派人找到母子俩,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无与伦比的巅峰之作。它诞生于明末清初这一改朝换代的历史变革时期,不仅具有崇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传世之宝。

        据考证,《红楼梦》里很多诗词,都套用或模仿一代才女董小宛的笔墨,大观园好多景观,也和如皋水绘园相似,加上里面很多和如皋一样的方言,于是有人推断:《红楼梦》其实是出自如皋人冒辟疆之手。

        冒辟疆(1611~1693),名襄,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小名绳绳。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复社骨干。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慈善家,与桐城方以智(密之)、宜兴陈贞慧(定生)、归德侯方域(朝宗)被时人称为“明末四公子”。忆语体文学的开山始祖。

        冒辟疆出生在如皋城的一个世代仕宦之家,他五次乡试落第,仅两次中副榜,深感怀才不遇。当时魏忠贤等阉党专权,加上灾害连年,民不聊生。面对社会乱象,他常说为人臣者要“常存匡扶之志”,“为国家做一二大事”。

        冒辟疆风流潇洒,满腹经纶,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刚正不阿,敢与阉党对峙,那个时代国家动荡,江南名妓们却普遍节气颇高,都喜欢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文人。

        相传当时有一句话,说宁为冒辟疆妾室,也不愿做达官贵人的正妻,可见冒辟疆的影响有多大。

        董小宛(1624~1651),本名董白,字小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出生于苏州。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成为秦淮歌妓,又因天姿巧慧,容貌娟妍,工书善画,精晓食谱茶经而“才色为一时之冠”。

        大家普遍认为,董小宛是林黛玉的原型。董小宛曾陪同钱谦益游览黄山,钱谦益帮助她还清欠债,而董小宛一心想嫁给心仪之人冒辟疆。钱谦益“旋买舟送至如皋”,由冒辟疆的正妻苏元芳引入冒府。

        《红楼梦》第3回写道:“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登舟而去。两相对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登舟赴府”的故事,与现实中董小宛的故事何其相似。

        从风尘炼狱、债务缠身、惊恐万状,到锦衣玉食、平静安逸、被人宠爱,董小宛不禁发出“骤出万顷火云,得憩清凉界;回视五载风尘,如梦如狱”的感叹。从内心深处喊出“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做鬼雄”的感恩诗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