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小说 > 都市小说 > > 第225章 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2 / 12)
        这些便是通过殆素数取得的成绩。

        在例外集合这一途径上,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过去,就同时出现了四个证明,其中包括华罗庚先生的著名定理。

        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决,但是在1937年的时候,前苏耳关数学家维诺格罗多夫已经证明充分大的奇质数都能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也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数定理”。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数学皇帝的落幕】这个临时支线任务,他已经想好了应该该如何做了。

        如果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正确,那么奇数的猜想也正确。

        1938年,苏连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

        心里如此想着,王东来便在酒店里面,废寝忘食地演算起来。

        这样一来,哥德巴赫猜想就等价于E(x)永远等于1。当然了,直到现在还不能证明E(x)=1;但是能够证明E(x)远比x小。在x前面的偶数个数大概是x/2;如果当x趋于无穷大时,E(x)与x的比值趋于零,那就说明这些例外偶数密度是零,即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成立。这就是例外集合的思路。

        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

        哥德巴赫猜想,乃是哥德巴赫在1972年就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信里提到的一个猜想: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個质数之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