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没办法,我们小地方做生意,就讲究个人情往来,好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陈老板哈哈一笑,示意司机开车。
车子驶入鹿城的夜色。
九十年代中的鹿城,灯火已然璀璨,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洋溢着浓厚的商业活力。
路上,陈老板兴致勃勃地给王盛当起了导游:“王老弟,你别看我们鹿城地方不大,历史可不短,东瓯王知道吧?”
陈老板简单聊了聊鹿城的历史,又道:“改开以后,我们鹿城人更是靠着一股拼劲,‘敢为天下先’嘛,硬是闯出了一条路!五金、皮鞋、打火机、电器……多了去了!我就是做五金起家的,当初啊,就是背着个蛇皮袋,走南闯北……”
陈老板讲述着自己的发家史,语气中带着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盛认真听着,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眼前这位豪爽老板的真实底色。
天天应酬,能喝能熬,确实也是一种独特的“天赋”,混乱的时代浪潮更是放大了这种“天赋”。
……
车子最终在一家装潢气派、霓虹闪烁的夜总会门口停下。
门口穿着制服的侍者立刻小跑上前开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