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厢房中,听沈云舟用平静却难掩沉痛的语调讲述他生母的往事时,
不知为何,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眶不受控制地泛红,泪水当时便有些不受控的落下了。
尽管沈云舟并未详述何氏最终选择自焚的具体心境,但易知玉却能深切地体会与猜想。
一个被夺去正妻之位、贬为妾室的女子,面对权势滔天的太傅之女,她毫无抗衡之力。
当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之时,她与年幼的沈云舟在沈家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如履薄冰。
她,或许正是为了彻底护住儿子的前程与安危,才毅然选择了那条绝路。
只要她一死,附着在沈仕清身上“宠妾灭妻、攀附权贵”的污名便能随之烟消云散。
为了死得“干净”,为了不让任何人再有议论的余地,她甚至选择了最惨烈、最决绝的方式,将自己付之一炬,烧得干干净净。
以此,换得沈仕清仕途清白,也或许是为沈云舟换来一线生机。
固然,何氏的悲剧与张氏的步步紧逼脱不开干系,若非她的介入,何氏的命运绝不会如此凄惨收场。
可易知玉的思绪不由得转向另一个关键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