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冬雪临城,军令如山
2019年12月31日,北京的冬雪来得猝不及防。清晨六点,肖砚的生物钟准时唤醒她,窗外的槐树枝桠裹着一层薄雪,路灯的光晕在雪粒上晕开暖黄的雾,将凌晨的寂静揉得柔软几分。她轻手轻脚地起身,避免吵醒身旁熟睡的丈夫陆则安——昨晚他刚从布鲁塞尔出差回来,行李箱还放在玄关,西装外套上的褶皱里似乎还沾着国际会议厅的暖气。
肖砚今年48岁,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院长,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两支笔、一个迷你记事本,还有一块磨得发亮的怀表——那是钟南山院士在她博士毕业时送的,背面刻着“医者仁心,守正笃实”。她走到儿童房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15岁的小儿子陆晓舟抱着篮球睡得正香,额前的碎发遮住眉眼,嘴角还带着笑,大概是梦到了周末的球赛;隔壁房间里,18岁的女儿陆晓冉正对着镜子系围巾,看到肖砚的影子,她转过身比了个“OK”的手势,轻声说:“妈,我去学校领成绩单,晚上同学聚会,晚点回来。”
“注意安全,记得带暖手宝。”肖砚点点头,目光落在书桌角的相框上——那是去年全家去广州看望钟南山院士时拍的,照片里,钟院士握着她的手,叮嘱她“军区医院是军民健康的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院办紧急”的字样,她心里一紧,接起电话快步走向书房。
“肖院,刚接到上级通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我院组建应急医疗队待命,随时准备支援。”院办主任的声音带着急促,“另外,疾控中心传来消息,有两名从武汉返京的发热患者已经送到急诊科,怀疑可能是同类病例。”
肖砚的手指顿在笔记本上,笔帽轻轻磕了一下纸面。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通知急诊科启动二级防护,将患者转移到负压病房,立刻安排呼吸科、感染科专家会诊,所有接触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记录。另外,马上召开紧急院务会,通知所有科室主任、护士长十分钟后到会议室集合,我现在过去。”
挂了电话,她转身时正好撞上陆则安。他穿着睡衣,眼底带着惺忪,却敏锐地察觉到她的神色不对:“出什么事了?”
“武汉那边有情况,院里要组建医疗队,我得去医院。”肖砚一边换鞋一边说,“晓冉和晓舟今天的事,你多盯着点,晚上我可能不回来了。”
陆则安伸手帮她理了理衣领,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耳垂,他皱了皱眉,拿起沙发上的羽绒服递过去:“把这个带上,外面雪大。我上午去外交部交接工作,下午回来陪孩子们,你放心。”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有任何需要协调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不管是物资还是人员调动,我来对接。”
肖砚心里一暖,点了点头。结婚20年,陆则安从外交科员做到部长,她从住院医师做到院长,两人总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对方最坚实的支撑。她拉开门,寒风夹着雪粒扑在脸上,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妹妹肖宁打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