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专治横人
夏晚怀揣着二十两银子和四百多文铜钱,只觉得走路都带风。
先去肉铺,豪气地割了两斤五花肉,又看到案板上剔剩下的大筒骨,想起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便又花了五十文钱,买了两根大筒骨,打算回去给他们熬汤喝。
接着又去了杂货店,将盐和两种糖又各买了两斤,还有几样做点西需要的配料。最后才去了粮行。这一次,她仍旧只买了十斤米和十斤面粉,又额外买了两斤糯米粉。
明天送来的点心,需要糯米粉。
她打定了主意,以后每天都来买一点,蚂蚁搬家似的,慢慢把家里的几口粮缸填满,这样既不惹人注意,也能保证屯够粮食。
买好东西,背篓里装得满满当当。出城的时候,没想到竟遇上了同村的刘大叔。刘大叔正赶着自家的牛车往村里走,老远看见她,便扬声叫住了她。
“夏三侄女儿,买这么多东西,走回去可得累得够呛,快,上车来,我捎你一程!”
夏晚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将背篓放上车,自己也轻快地爬了上去。牛车虽然颠簸,但比起自己背着一筐东西,用两条腿走回去,可要省力太多了。
刘大叔是下溪村出了名的老实人,编得一手好竹器,夏晚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放心搭刘大叔的车,一边问:“刘大叔,你这是又往城里送竹器了吧?”
刘大叔赶着牛,盯着前头的路,嗯了一声:“送了一点筲笈、簸箕。”因为会编各种竹器,村里的后山竹子多,谁家要用,去砍便是,只花人力,没有成本。刘大叔家因此在村里算是家境比较好的,有七八亩良田,还有十几亩旱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