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女生频道 > 女生频道 > > 第19章:樱花盛开时的科研课题邀约 (2 / 5)
        陈砚东没立刻接话,起身去办公室拿了本蓝色封皮的文件夹。“您看,这是去年我们帮滨城机床厂做的生产线优化。他们当时也是单机效率够,但物流路线和机床节拍没对上,导致半成品堆积。我们调整了设备布局,加了自动上料装置,最后整体效率提升了20%,三个月就完成了。”他翻开文件夹,里面有前后对比的车间图纸、产能数据报表,还有一段优化后流水线平稳运转的视频。

        王海涛的眼睛亮了,伸手想摸文件夹,又缩了回去,指尖在膝盖上蹭了蹭。“陈教授,您要是能帮我们解决这事儿,预算还能再谈。就是……能不能下周就去我们厂里看看?”

        “没问题。”陈砚东合上文件夹,“我带两个学生,咱们去现场摸清楚情况。不过得提前说,现场调研时,希望能让我们跟操作工、班组长多聊聊,光看设备参数不够。”

        周三清晨,陈砚东带着周彤和研二学生林晓宇,坐高铁去了恒通重工所在的青州市。车间里的轰鸣声比视频里更震耳,空气中飘着切削液的刺鼻气味,头顶的吊扇转得慢悠悠,吹不散闷热。王海涛陪着他们,手里攥着个分贝仪,时不时看一眼。

        “陈教授,您看这几台立式加工中心,都是进口的,参数没问题啊。”车间主任老杨指着设备,语气里有点不服气。

        陈砚东没说话,蹲在机床旁,看着操作工小李把加工完的变速箱壳体搬下来,放进旁边的料框。等小李搬完第三个,他突然问:“你每次搬完,都要等料框满了再叫叉车吗?”

        小李愣了愣,擦了把汗:“是啊,领导说省点叉车油钱。”

        “那你等料框满的这十分钟,机床是不是得停着?”陈砚东的问题如同一把利剑,直插要害,让老杨有些猝不及防。

        老杨刚想开口反驳,却被林晓宇抢了先。只见林晓宇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秒表,动作娴熟地按下开始键,然后盯着秒表说道:“杨主任,您看,这台机床加工一个壳体需要整整8分钟,而小李搬料却需要2分钟,再加上等待料框满的10分钟,这意味着每加工3个零件,机床就会因为等待料框而被迫停顿10分钟。您想想看,一天下来,这样的停顿会导致少加工多少个零件呢?粗略估计一下,至少也有20多个吧!”

        与此同时,周彤也没有闲着。她站在一旁,手持平板电脑,笔尖在屏幕上飞快地舞动着,仿佛在绘制一幅精密的地图。不一会儿,一幅草图便呈现在了屏幕上。周彤指着草图对陈砚东说:“陈老师,您再看看这条物流路线。叉车从原料区到1号机床,必须要绕开3号机床的出料口,这样每次都得多走50米。一天下来,叉车要跑200趟,那就是10公里啊!这光在路上就白白浪费了整整两个小时呢!”

        王海涛脸色变了,掏出手机给技术部打电话:“你们怎么没发现这些问题?!”陈砚东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说:“不是技术部不专业,是他们没站在操作工的角度看。有时候问题不在设备,在人和流程的匹配上。”

        调研完已是傍晚,王海涛非要请他们吃饭。饭桌上,他拿出份初步合作意向书:“陈教授,我们信得过您,就按您说的,分阶段交付,先付30%预付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