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女生频道 > 女生频道 > > 第30章:归期与展望 (1 / 3)
        第30章:归期与展望

        首尔的秋意渐深,天空呈现出一种极高、极远的湛蓝,阳光变得清澈透明,却不再灼人。校园里高大的银杏树仿佛一夜之间被点燃,披上了灿烂夺目的金黄,风一吹过,叶片便如碎金般簌簌落下,在地上铺成一条条奢华而寂寥的地毯。这绚烂的季节,却天然带着一种告别与成熟的意味。

        蓝溪的学业,也进入了最后的收获与总结阶段。高级特效化妆的期末作品,她选择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主题——模拟一位经历过火灾、面部留下严重增生性疤痕与色素沉着,却又通过漫长康复治疗、眼神中重燃希望与坚韧的女性形象。这不仅仅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更是对情感深度和生命故事的理解与表达。

        在操作台前,她调动了全部所学。她用特殊的硅胶材料,一层层地塑造出疤痕凹凸不平的质感和挛缩感,精确控制厚度和边缘的过渡,使其与周围“健康”皮肤的连接天衣无缝。她运用出神入化的色彩技巧,调制出那种新生的、血管丰富的粉红色与陈旧性沉着的紫褐色、苍白色交织的复杂色调,每一笔晕染都仿佛在讲述一段痛苦的过往和缓慢的愈合过程。她甚至精心处理了毛孔和细纹的细节,让假体与模特的真实皮肤完美融合。

        最终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评审教授。那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伤效妆,更是一件充满人文关怀和叙事力量的艺术品。它逼真得令人心悸,却又因为那双特意保留的、清澈而充满生命力的眼眸,而散发出一种打动人心的、超越伤痕的力量。她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高分,并得到了系主任的高度赞扬,称其“展现了技术与灵魂的罕见结合”。

        捧着那份沉甸甸的、印着优异成绩的成绩单和结业证书,蓝溪站在洒满金色阳光的学院走廊里,心中百感交集。两年多的异国求学时光,像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此刻终于抵达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不再是那个初来时懵懂惶恐、语言不通、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丫头”。如今,她掌握了一门精湛的、足以安身立命的技艺,她可以用手中的工具和色彩,去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外观与气质。她变得独立、坚韧、自信。那份由郑大山和李秀兰用如山恩情为她重塑的“郑蓝溪”的身份,此刻被知识和技能填充得坚实而饱满。

        然而,毕业也意味着选择的十字路口。尹教授私下找她谈过,委婉地表示可以推荐她进入首尔几家顶尖的影视特效工作室或高端美容机构实习,以她的天赋和努力,留在韩国发展前景广阔。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项,意味着更广阔的平台、更高的起点、更国际化的视野。

        夜晚,她独自一人登上宿舍附近的小山坡,俯瞰着脚下这片灯火璀璨、繁华不息的巨大都市。首尔给了她重生般的成长,也给了她难以计数的艰难和孤独。她感激这里的一切。但当她静下心来,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时,答案却异常清晰。

        她必须回去。

        回到那个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临水的小渔村,回到那对用最朴素的善良和毫无保留的爱,为她撑起一片天的老人身边。他们卖掉了渔船,耗尽了积蓄,日夜期盼着她学成归去。他们的白发和皱纹,是她肩上最甜蜜也最沉重的责任。她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回报那份深恩,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去让他们为她感到骄傲。首尔的繁华再好,终究不是她的根。她的根,已被郑大山和李秀兰,重新种在了那片质朴的土地上。

        决心已定,归期便提上日程。办理离校手续、预订机票、打包行李…忙碌中,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

        离开前的一天,她给张涛发了一条信息,简单告知了归期。他很快回复,约她在法学院那棵最大的银杏树下见面。

        午后阳光正好,金黄的叶片在光线下几乎透明,随风摇曳,投下细碎的光斑。张涛穿着简单的衬衫和长裤,身姿挺拔地站在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像是文件袋的东西。他看到她走来,脸上露出惯有的、沉稳而温和的神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