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图书馆偶遇
大学的图书馆是一座由玻璃、钢铁和沉默构筑而成的巨大迷宫,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新油墨和电子设备散热混合而成的、冰冷而肃穆的气息。高耸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投下深邃的阴影,将空间切割成无数个静谧的、被知识填满的隔间。这里是校园里最安静,却也潜藏着最汹涌脑力激荡的地方。对于蓝溪而言,这里既是避难所,也是战场。
她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浸泡在这里。皮肤科学与管理专业的课程难度远超她的想象,像一堵陡然矗立在面前的、光滑而陡峭的冰壁。理论课上,教授语速飞快,夹杂着大量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拉丁文名词,她即使全神贯注,笔记记得飞快,也常常像在听天书。实操课的要求更是严苛到近乎残酷,每一次涂抹、每一次仪器操作、甚至每一次清洁消毒,都有着不容置疑的标准流程,她的手指需要重新学习一种全新的、精细而克制的舞蹈。
为了跟上进度,她只能将自己埋入图书馆的故纸堆和电子数据库里。她通常选择四楼东区一个靠窗的僻静角落,这里光线充足,人迹罕至,窗外是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叶片在秋风中渐渐染上金黄。
此刻,她正对着一本厚如砖头的《皮肤病理学图谱》发愁。韩文注解已经让她头疼,更麻烦的是,书中大量引用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附录的参考文献里列出了几本关键的日文原版著作和它们的韩文译本。教授在课上强调,要理解某些深层机理,参考这些日文资料至关重要。然而,她在图书馆庞大的检索系统里反复搜索,却发现那几本关键的译本要么显示“已借出”,要么“馆藏位置不明”,甚至有一本直接标注着“编目数据待更新”。
frustration(挫败感)像细密的蛛网,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她不死心,合上沉重的图谱,决定亲自去对应的书架区域“淘金”。皮肤科学相关的书籍存放在D区,书架排列紧密,灯光有些昏暗,空气中漂浮着更浓的旧纸尘味。她仰着头,手指划过一排排书脊,仔细辨认着那些细小而相似的书名和索书号。韩文、英文、偶尔夹杂着德文和法文…她像在密林里寻找特定标记的树木,眼睛酸涩,脖子僵硬,却一无所获。那几本她急需的书,如同蒸发了一般,不见踪影。
她蹲下身,试图查看最底层书架那些积着薄灰、似乎鲜有人问津的书籍,期望能有意外发现。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焦虑感逐渐加剧。下午的实操课还需要准备,她耗不起太多时间。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准备起身时,一个沉稳的声音从她侧后方传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图书馆固有的静谧:
“在找什么书?需要帮忙吗?”
蓝溪吓了一跳,猛地站起身,因为蹲得太久,眼前微微一黑,身形晃了一下。一只手及时地、礼貌地虚扶了一下她的肘部,力度恰到好处,既提供了支撑,又迅速松开,没有丝毫逾矩。
她转过头,看见张涛站在一旁。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毛衣,臂弯里抱着几本厚重的、砖头般的法律典籍和案例汇编,脸上带着一丝询问的神情,那双锐利的眼睛在图书馆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明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