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的数据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动不动就质疑。”
“调试期间稳定最重要,胡乱改动参数,出了问题谁负责?”
宋运辉气得脸色通红,争辩道:“冯总!数据不会说谎!这是我们多次调试过程中记录的实际数据,裂纹发生率明显高于设计标准!而且我们对管道实际情况也进行了核查,理论模型需要修正……”
“够了!”冯总工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宋运辉,“实际数据?那也可能是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凭什么就断定是参数问题?修正模型?你以为你是谁?比外国专家还厉害?”
他的目光扫过林凡,带着明显的不满:“还有你,林工。你是客人,是来学习的,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为在你们小厂搞出点成绩,就能来指导我们北钢的工作了!我们北钢的技术底蕴,不是你能想象的!”
这话就说得相当不客气了,充满了大厂对小厂的优越感和赤裸裸的排外情绪。
林凡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可以接受技术争论,但不能接受这种人身攻击和门户之见。他站起身,不卑不亢地回应:“冯总工,技术讨论应该对事不对人。数据摆在这里,风险客观存在。我们提出优化建议,是为了项目更好,是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和我们来自哪里无关。”
第一卷第72章老专家的傲慢
“避免损失?我看你们是在制造麻烦!”冯总工毫不退让,他指着那份报告,对着主持会议的生产副厂长说道,“厂长,我坚决反对在这种关键时刻节外生枝!调试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如果因为他们胡乱建议导致调试延误甚至事故,这个责任我负不起,他们也负不起!”
生产副厂长显然也更倾向于求稳,他打圆场道:“老冯,你也别激动。小宋和林工也是好心。不过嘛,现阶段确实以稳为主。你们的报告先放一放,等试生产稳定后,我们再组织论证,好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