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生憋了回去,忽然一顿,他心细如发,敏锐捕捉到‘洪熙皇帝’和‘汉王爷’这两个关键词。
对于皇位的继承人选,朱棣一直犹豫不定,内心却偏向汉王,因为朱高煦足够勇武与他极像,而且他不愿注重传统,若是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岂不进一步说明,他得位最正!
再看太子朱大胖,早年走起路来气喘如牛,还需两位下人专门搀扶,脚下还落了残疾,而且性格上还是个软柿子。
还好大胖足够聪慧贤明,治国理政的能力很强,否则这监国太子之位,朱棣都不愿给他做!
虽然心里偏向让汉王继位,可他更中意大孙子朱瞻基!并寄大希望于他!
因为朱棣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朱元璋将一把大玉圭交给自己,并说了句“传世之孙,可得永昌”,这意味着,朱元璋亲手将皇位传给朱棣的孙子!
当朱瞻基出生后,朱棣发现他与梦中的描述相似,尤其是眉宇间的英气,这让朱棣坚信这是一个吉兆,从而更加喜爱这个孙子。
朱瞻基不仅长相英武,而且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被朱棣带到战场历练,每场战役都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敏锐的决断力。
这让朱棣看到了他的潜力和未来!
于是朱棣开始对朱瞻基倾注大量的心血,为他请来当朝的儒士名臣作为老师,并明令下旨,让他们教授朱瞻基治国之道!
而且朱棣常常将朱瞻基带在自己身边,无论是狩猎游玩还是北巡征战,都尽可能地带他一起,倾尽所能的言传身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