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年月,有人说那里是资本家的财产,被闹派系的人没收。后来有关部门分配给单身职工做宿舍楼,楼下没用完的房间成了俱乐部。
动乱结束后,那个年代的许多错误做法都不是组织和政府的本意,逐步得到了纠正。汤老板也想把自己的房产收回,就打电话给外地工作的子女。
汤老板的大儿子是北京某个大学的著名教授,五月份把这件事情反映到最高层,上头非常重视,说汤老板是爱国商人,抗战时期通过地方组织曾资助根据地三万大洋。
解放初期,又主动把纱厂献给政府,剩下的房产是合法资产,命令省府限期退还。
七月份市政府才将职工搬迁完,把破损的地方修复了一番,原来的老瓦换了一批新的小青瓦。
上个月就将房子交还给了汤老板。
汤老板夫妇现在已经七十余岁了,二子一女皆在外地工作,偌大的房产他们留着也没有用。
就想把前后两个院子全部卖了。但他的房间太多,地势太宽,缺房子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嫌那里买来没有大用途。
因为后来改了街道后,那里已经不当街了,像刘星宇家,柳如风家,他们周家,汤老板都来问过,没有哪一家愿意买。
吴尚荣终于想起来了,确实有那么个地方,在新南门一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