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34章 冲锋枪和轻机枪,只要能用就行 (3 / 7)
        连技术岗的负责人都能“世袭”,这在后世的科研企业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在20世纪初的德玛尼亚却很常见。

        毛瑟,西门子,保时捷,很多家族父子甚至祖孙都是技术大牛。

        鲁路修也没时间慢慢铺垫,于是敬完酒就把话题引到了自动轻武器领域:

        “听说贵公司自开战以来,就在钻研我国的自动武器轻量化改造问题,不知有什么最新进展么?”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冲锋枪”这个新名词,历史上第一把冲锋枪要一年半之后、才被一个意呆利佬造出来。鲁路修讨论时也只能换别的词替代。

        德玛尼亚军队在自动火力轻量化方面,一开始确实走得比较慢。

        他们的MG08重机枪是非常精良好用的机枪,射程、精度、可靠性都比布国的维克斯重机枪优秀,射速也相当。

        但唯独在整枪的重量方面实在是太重了——维克斯重机枪全重也就40公斤,而MG08全重可以达到惊人的65公斤!

        两者的枪身就差了8公斤,而脚架更是差了20多公斤——MG08用的是四脚架,足有37公斤重!

        当然这个四脚架的性能是非常好的,让MG08拥有当时冠绝全球的射击精度和稳定性,无论怎么扫射都完全感受不到后坐力,但就是太重了。导致这东西只能用于阵地防御,根本没法在机动进攻中使用。

        德军“低攻高防”的特性,一小半要归咎于这挺重机枪的机动不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