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德军是有心理准备的,知道怎么打弹性防御,也准备了后续防线和转移士兵用的小船。
法军可没有任何弹性防御的准备,挨的炸都是结结实实的,一通乱炸至少又死了好几千人。
而希佩尔的这一系列操作,又能被敌人解读为“为了突围、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位置,而疯狂搅混水”。
一时间,海峡对岸的情报系统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有些急报显示希佩尔就在敦刻尔克、他炮击完敦刻尔克就直接往东北折返要回本土了。
但另一些情报,则显示他在尼奥波特,甚至是奥斯坦德,他要从那里再往东北返航。
最离谱的说法,甚至说他抵达了尼德兰半岛拐点处的港城弗利辛恩,然后要紧贴着海岸线、破坏尼德兰的中立地位强行北上。
一下子传回三条消息,每一条显示的北归路线,彼此东西方向上都隔了至少一个小时的航程。
这让戴维贝蒂信哪一条好?
最终,贝蒂考虑到沃顿大臣的怒火,考虑到大臣已经让他立军令状决不能让希佩尔突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