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因为它们别无选择——幸存的“布里斯托尔级”轻巡,同样只有2门150炮。这样孱弱的主炮火力,无非就是迎头冲锋时只有1门150可以开火,横过来则有2门可以开火,这点差别有意义么?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不指望舰尾那门150炮的额外输出,就只专注于尽快接近放雷了。
可惜,自然法则不是勇气可以弥补的。
顶着16门12秒一轮的210炮冲锋是什么概念?尤其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到可以不考虑仰角、直接放平了射时,只要沙恩级找准了左右方向角,就几乎是必中的。
“格拉斯哥号”、“格罗斯特号”同样在这种绝望冲锋中爆炸了。
前者最终也没能进入鱼雷射程,后者倒是进入了,但是在转向寻找鱼雷发射角度的时候,刚刚把宽阔的横腰露出来,就被对面的210炮点了天灯。
而那5艘驱逐舰,甚至都不需要德军舰长们直接指挥点杀,光是舰上88毫米速射炮的自由射击,就够他们喝一大壶的了。
沙恩级每艘有16门速射炮,单侧8门,每3秒就能开一炮。88毫米的炮弹虽然不能击沉驱逐舰舰体,却也能造成重创、失速、失去指挥和火力。好几艘驱逐舰或甲板燃起大火、或上层建筑被炸烂,失去了输出能力,随后就掉头远遁了。
因为他们就算继续冲,也没有了发射鱼雷的能力,战斗指挥体系和火力体系已经被摧毁了。
选择远遁,说不定还能沉得慢一点,也就能为主力舰多吸引一会儿敌人的火力。
“如果布列颠尼亚人有两到三倍的贴身护航兵力,今夜靠鱼雷决死冲锋倒是有可能冲进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