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辩论的消息,经过数日的发酵,早已不是学术圈的内部讨论,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公共事件。其热度,甚至压过了当晚所有娱乐头条的总和。
辩论的前一夜。
国家电视台的官媒账号,史无前例地开启了一场深夜突击直播,镜头,对准了燕京大学。
画面稳定下来时,观众看到的是一栋灯火通明的教学楼。镜头穿过庄严肃穆的走廊,最终停在了一间巨大的会议室门前。
门被无声地推开。
一股混杂着浓咖啡苦涩香气、旧书卷的尘埃味以及高度紧张的汗水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被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一摞摞比人还高的教育史料、社会学报告、心理学分析文献,将空间分割成一个个孤岛。
那位即将在明日出战的孙姓老教授,正襟危坐于主位。他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下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却依旧闪烁着一种属于学者的、不容置喙的锐利。
他的身边,是十几名从燕大各个学院抽调出来的青年博士与副教授。
这是燕京大学能拿出的最强笔杆子天团。
此刻,会议室内没有交谈,只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击发出的“噼啪”声,密集得如同暴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