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笔,不仅划掉了四个不服管束的刺头,更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如今的壮班,是他林峰的壮班。
林峰又指向李胜、牛天二人道:“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壮班的人了。守城门、巡街巷、查宵禁。这些差事虽苦,但好歹是正经差役,每月有饷银。”
几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热切。
林峰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转冷:“不过,既然吃了官家这碗饭,就得守官家的规矩。往日那些偷奸耍滑、欺压百姓的勾当,一概不准再有!”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否则,休怪林某不讲情面。”
众人心头一凛,齐声应道:“谨遵都头吩咐!”
这时,人群中却有人低声嘟囔:“可…可只靠衙门那点饷银,如何养家糊口?”这话一出,四下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此言非虚。
大明衙役年薪不过六两银子,尚不及城中掌柜半月之资。州县往往为了节省开支,多将衙役薪俸压至极低;纵有县令体恤,亦难改大局。
这般微薄俸禄,岂能养活一家老小?
正因如此,衙役们往往各寻门路。尤以外勤快班为甚,他们办案时索要“茶钱”、“鞋袜钱”已成惯例;壮班巡街时向商贩收取“平安钱”更是心照不宣的规矩。
便是百姓告状,也须先奉上“呈递钱”;若想上诉,更要打点“疏通费”。每轮值一次,这些灰色进项竟比正经俸银多出数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