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没有障碍,但是因为你的心有所住──心有所住,即是非住,你的心老是住在外境,所以外境时空的障碍,就转成你内心的障碍。你的心本来是没有老病死的障碍、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后来为什么变成你感觉有障碍呢?因为你的心住在外境,所以变成有障碍。
这个地方就详细说明,其实我们内心是没有时空障碍的,所以只要你内心当中,真实的信愿具足来忆念弥陀的圣号,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名言,后世的弟子很多人引用。
说我们临命终往生是怎么回事呢?你临终的时候,你内心安住在佛号,万缘放下,安住在真实的心,缘弥陀真实的功德,放下娑婆世界虚妄的境界──缘真实的心、坚定的心,当下的念头,就是你在莲华受生的心。这个地方是娑婆世界,这个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你当初在定之心,当下就是莲华的心,这两个心是不二的。
也就是说,你前一念灭,当下下一念就受生,距离绝对不会构成障碍,所以起心动念一剎那间,就是受生净土的时候,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没有障碍,那是你自己感觉有障碍,是你的感觉。
为什么会感觉呢?因为你的心长时间在外境攀缘,外境本来是有时空障碍,你攀缘久了以后,你感觉你自己也有时空的障碍,是这样子的,其实你的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
以下引经来证明,《观经》上说:阿弥陀佛国离我们是不远的,它这个就是约内心的真实相,只要我们因缘、业力具足,一念就能够生彼,不须愁远,所以我们常说要恢复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已经被外境熏习的不是它本来的功能。
天台智者大师,他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修法华三昧,修了三七日,在三七日当中息诸缘务,心中所缘的就是诸法实相,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诵经、意业的观想《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在三七日中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叫做旋陀罗尼,旋有入空。他进入到旋陀罗尼的时候,把整个心中有所得的心,暂时的调伏下来,他那个时候在定中,真实的看到现量境,他看到佛陀在灵山说《法华经》,很多菩萨在场,他自己也坐在现场。
诸位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那是过去的时间,那个空间是在印度的灵山,智者大师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是活在中国,但是他入了旋陀罗尼的时候,他回到了过去、他回到了印度,而且那个相不是妄想境,那是定中的现量境。那你说这个时空相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明明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怎么能够跑到过去,真实的感受到佛陀亲自为他说法?
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时空相,那是因为后来不断的熏习,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样,那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心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的心本来是一个大海,这个大海碰到石头产生一个小水泡,我们就认为这个水泡是我,其实失掉了整个大海。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时间、空间,是因为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