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玄幻奇幻 > 玄幻奇幻 > > 第五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3 / 10)
        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总标念一遍:

        乙二、释疑

        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智者大师先作一个总标说:我们总是认为我造罪业的时间特别长,你看我过去生有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造很多罪业,这个业是特别的长,所以应该是重;我今生的念佛,是在临终的时候,具足了十念的相续,时间特别短,所以这个业是轻。智者大师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他认为所谓的重业、轻业,不在造业的时间,我们应该从缘起道理,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比较,才能够决定这个业的轻重,才能决定招感的决定性、不决定性,重点不在你造业时间长短,从三个方面来决定。

        哪三个方面呢?

        一者在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那个能造的心有差别,那个心有差别;

        二者在缘,你所造的境缘,你是在什么境缘造作,这个缘也有差别,这也是一个判定的因素;

        三者在决定,你在造业的时候是决定的、还是犹豫不决的,这个地方也是决定轻重的一个差别。

        就是说,我们从时间上判定业的轻重,这是错误的概念,应该从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业的时候决定不决定来判断。

        这个地方,是先把业力的轻重判定的方式作一个总标。以下我们就各别解释,首先我们看约在心: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岂以久来之暗,不肯灭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