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历纪元2017年,秋。
京都,华国航天深空探测与控制中心。
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数亿公里外,盘古号小行星采样返回舱的最终轨道修正数据。
大厅内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与指令回复声此起彼伏,气氛紧张而有序。
沈清寒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航天局制式服装,站在控制大厅的二层观测台,眸光清冽,专注地审视着每一组滚动流逝的数据流。
年仅二十岁的她,已是这座国家级深空控制中心的首席技术顾问,实际主导着多项尖端航天任务。
“盘古号最后一道指令链校验完成,姿态发动机准备点火。”
她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清晰冷静地传达到每一个相关岗位。
一年前的乌拉纳斯之旅,仅仅是华国星辰大海征程的起点。
归来后的沈清寒,并未停歇。
她将外星采集样本和浩瀚的宇宙数据交付国家顶尖实验室后,便立刻投身于新一轮的航天规划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