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周炳生似乎讲到了兴头上,也或许是阳光明专注的神情和飞速记录的姿态极大地鼓舞了他,让他找回了久违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感。
他不再犹豫,从自己抽屉里小心地抽出一份阳光明近期起草的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的初稿,铺在桌上,指点着其中几处:
“小阳,你看这个提法,‘狠抓落实’,力度是够了,决心也表达出来了,但放到报告开头的总领句里,略显生硬,甚至有点火药味。
可以换成‘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意思一样,更符合厂里一贯的行文习惯,听起来也更稳妥、更务实。”
他接着指向另一处,“还有这个地方,提到‘个别车间安全意识淡薄’,用词稍重,定性也过于直接。
改成‘部分车间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既点出了问题,又留有余地,听起来也更顺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抵触情绪。
你要记住,写材料,尤其是这种要发下去指导工作的,既要指出问题,更要考虑执行者的感受和接受度……”
他一点一点地分析。
从宏观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到微观措辞的精准度与分寸感;
从政策依据的引用是否恰切到位,到具体措施的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