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丞相进去,大汗马上就到。”安童道:“大汗让我也参与议事,是平定李璮叛乱的消息传回来了。”
他年纪虽小,说话却是一板一眼。
耶律铸没敢把他当成孩子,神色郑重,道:“李璮这场叛乱,就像是一块石头投进了湖里,惊起了层层的涟漪啊。”
两人说的都是蒙古语,叽里咕噜了一路,待进到大安殿,只见忽必烈还没来,站在殿中的是几位重臣。
塔察儿、忽鲁不花、忽都察儿、线真……
耶律铸遂发现,自己是在场唯一一个崇尚汉学的人。
他是耶律楚材之子,母亲苏氏为苏轼后裔。
但他虽崇尚汉学,对忽必烈的忠心却不容质疑。
耶律楚材匡扶的是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因此,耶律铸从小就侍奉窝阔台之孙失烈门。
蒙哥继位时,耶律铸卷入失烈门谋反一案,险些被处决,是忽必烈救了他。
虽说耶律铸是契丹人,今日能站在这里,其实相当于就是蒙古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