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为帝日久自有积威,怒喝之下以为女儿会有所惧怕,谁知李琰却是淡然自若。
桓帝虽有王者气度,然而他也不过是江南一隅的国君——李琰在梦中之世曾经面见过大周天子,也曾侍奉过燕帝这般雄主,他的雷霆之怒都已经承受过,还会惧怕眼前这场面?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父皇邂逅薛氏是在升元十八年四月,薛氏发觉身怀有孕是在七月,大哥出生是在次年四月。也就是说,薛氏被您收入宫中十二个月以后才生下大哥。大哥的身世没有丝毫疑问,这一切记录都能在彤史中查出。”
彤史记录着后宫女子侍寝人选和时日,桓帝早早就被封为皇太子,一直住在东宫,是以他的妃妾也有这样一本记载。
众人听了这话都觉诧异:这跟刚才桓帝所说完全不同呀。
“彤史早就封存又是在东宫之时,因此父皇你改了玉碟宗谱却忘了要改彤史记录。至于父皇为什么要将薛氏的承宠时日往后改了四个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在场的都是人精,算了一下李瑞的出生之年,顿时心中雪亮:升元十五年皇后薨逝,桓帝当时身为太子要服齐衰三年,原本到升元十八年秋才出了孝,恰巧就差一两个月的时候薛氏怀孕了。唐国礼教并不太过拘泥,但身为皇太子让妃妾孝期有孕,传扬出去还是有损声誉,所以就把玉碟改后了四个月。当时知情人只有寥寥三四个,又都有所默契,自然也不会质疑皇长孙的血脉。没成想三十七年后桓帝居然颠倒黑白,朝着自己头顶泼了一盆绿,也算是个狠人。
六部官员中有老资格的互相使了眼神,有人偷笑有人沉默不语,气氛有些怪异尴尬。桓帝又气又急之下却是词穷,颤抖的手指着李琰,一旁的元老冯延巳老奸巨猾,虽然已经知道李琰所说是真,此时也只能出来打圆场:“彤史亦可造假,公主未到及笈之年,又怎么懂得这男女之事呢?”
“彤史可以作假,可我这还有证人呢。”
李琰示意身后跟随的司南,“请三叔母。”
柳氏被五花大绑了抬了过来,李琰示意司南把她弄醒,拔刀直接架在她脖项之上,“三叔母,叔父应该跟你说过父皇孝期有了大哥这事吧?”
柳氏刚醒惊魂未定发现自己被搬到御门广场,正要尖叫,却被这一刀吓得住了嘴,李琰缓缓道:“三叔已死,三叔母还是把一切都说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