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人的疯狂反扑,为岳飞平反的呼声和反对翻案的声音,似乎暂时便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唐朝时候,台谏系统就是归宰相管的,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的喉舌。
宋初的时候,谏官由皇帝直接亲擢,也就变成了天子喉舌。
直到元丰改制,才重新把台谏系统划归中书门下,再度变成宰相喉舌。
当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也并不是说宰相干预不了台谏系统,就一定对国家有利。
宰相管束不了谏院的时候,台谏固然可以成为监督朝廷官员的重要工具,却也容易成为阻碍朝廷施政的重要阻力。
你政府出了任何政策,在我这儿就是通不过。
诸多朝廷大事,常常处于议而不决的状态,国家执政效率就变得惨不忍睹了。
两府大臣与台谏官员因此势同水火,完全背离了设立台谏的初衷,以至于后人评价说,北宋之灭亡,也有大宋台谏的一份“功劳”。
由此可见,君权、相权、台谏权……,任何一种权力,都需要约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