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平帝道:「朕以为,可行兼祧之法。」
「兼祧?「宋皇后重复着两个字,隐约觉得非同寻常。
崇平帝迎着宋皇后和端容贵妃的疑惑目光,解释道:「这是民间惯例,是一人奉祀两府香火,并行不悖,现在荣府因贾赦父子坐罪流放,荣国公一脉香火无人奉祀,朕于心多有不忍,想着如有一天贾子钰他立了功劳,赐婚咸宁,顺便让贾子钰兼祧荣国府,奉祀香火,倒也为两全其美之事。」
宋皇后闻言,一双妙目晶莹闪烁,思量着其中之意,问道:「陛下,两房都是正妻,一人承两嗣,是否会乱了统绪之传?「
提及后面四个字,宋皇后心头一颤,有些话她不好问,可借此暗示天子,倒无不妥。
端容贵妃轻声道:「是啊,陛下,这是否引起前朝官员的反对?毕竟于常礼有违,如引起轩然大波,反为不美。」
崇平帝道:「朕先前也没想到,这是上次礼部侍郎姚舆上疏进言此法,以为可绝后世礼仪之争,以姚舆素来执拗守礼,既言可行,那就可行,朕常有思,如后嗣之君不孝,过继子嗣承延宗庙,倒不用想着一心想着将自己的本生父亲进尊位,抬进祖庙享受香火供奉。」
后嗣之君没有子嗣,这并不需讳言,因为青史比比皆是。
宋之濮议,明之大礼仪之争多出此由,在清时光绪、宣统反而并无此争,某种程度上兼祧的民间习惯也发挥了礼教作用,所谓「承继同治,兼祧光绪」。
既然给出了解决礼法自相矛盾的策略,帝王再称自家本生皇考为皇考就显得失德信于天下。
当然,在此方世界,说嘉靖就是因为不讲以小宗入大宗的宗礼制度,继而天遣失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