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楼兰把使臣给杀了,但是还没等我们动手,楼兰自己就没了。】
【连那些诗人都憋屈的慌,就疯狂的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诗啊!】
【什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什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什么“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提及楼兰,刘弗陵的眼中闪过一抹更为深沉的寒意。
匈奴是明目张胆的结仇,楼兰则是反复无常的墙头草。
楼兰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正好卡在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上,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其地界北邻匈奴,南接大汉,如此夹缝中求生的境遇,迫使楼兰不得不时常在两大势力间权衡利弊,以求自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