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铁皮箱堆里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士兵正将档案按工种分类,他每拿起一张履历表都要对着气灯检查,仿佛那些写着“锻工张金水,光绪二十三年入厂”,”钳工李王氏,宣统元年入厂“的宣纸是稀世珍宝。
突然他浑身一震,从箱底抽出一卷蓝图纸,展开后竟是整套冷锻机结构图,图纸边缘还粘着半张茶楼价目表。
最里间的景象更令人震撼。三块黑板拼成的巨幅表格上,用粉笔写着“弹药生产日报”。
表格详细记录着“7.92mm步枪弹日产832发,合格率91%”、“82mm迫击炮弹日产24枚,合格率87%”等数据。
有个穿长衫的中年人正在更新数据,他写字时身体前倾,像在给黑板鞠躬。
李海珠微微扬起下巴。
“赵会计,南通纺织厂的账房先生。”
李海柱的声音带着敬意!
“他设计了这套统计系统,让我们知道每个零件卡在哪个环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