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说完之后,刘备这才反应了过来,叹息了一声,缓缓道。
“子坤所言极是,此计过于沉重也。吾既已与云长翼德立下桃园之誓,生死与共,岂能舍云长翼德之命以成此计?纵此计可使吾有击溃黄巾之功,吾亦不取之。”
李基自然也知道此计一旦说透了,刘备必然会是这个选择。
想要促使计成,首要条件就是瞒过刘备,暗使关羽、张飞、夏侯博入局。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刘备无疑多少有点妇人之仁,成大事者何以惜部下之命?
换做是曹操,恐怕会在再三思考以做不舍,继而欣然采纳之。
然而,从感性的角度而言,李基心里同样也不希望刘备采用此计,今日刘备可弃关羽张飞,他日刘备便可弃李基之命。
李基感叹地道了一声。
“吾亦知之此计不妥,故以在议事之时不曾道出。否则以云长翼德的性子,恐怕未必会惜命,或会强行要求行此险计,也不是不可能的。”
刘备闻言,看着李基愣了一阵。
‘子坤,真乃体贴温柔之人,且对吾之想法了如指掌,这莫非便是《尚书·泰誓》所言的同心同德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