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程诺的建议,针对材料成本低,重点讲述进山选柳、古法处理、高淘汰率的故事,拍摄爷爷的土法实验室和测试过程。
对于大众质疑的工时昂贵,不再强调时薪,而是展示一个匠人需要经过多少年的训练才能达到如此效率,将价格分摊到整个职业生涯。
在关于柳藤椅使用寿命的问题上,再次浓墨重彩地讲述了椅子异响事件和上门维修的故事,将终身维护塑造成一种浪漫的、跨越时间的承诺。
柳青不再试图说服所有人,而是专注于寻找和连接那些能理解并认可其价值的同频者。
她甚至回复了一条恶评:
“您说得对,材料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让它从河边柳条变成您家中可传承之物的那份心血和时间。我们卖的不是柳条,是用心血和时间凝结的成品。”
这条回复被点赞了数千次。
透明的重压依然存在,但工坊里的人学会了如何在这种压力下更坚定地站立,并将压力转化为品牌叙事的一部分。
他们知道,这条路注定孤独,但每一步,都踩得无比踏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