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结束时,苟俊满手是伤,浑身沾着木屑柳絮,累得几乎说不出话。
他看着柳青编织的那把在夕阳下泛着温润光泽的半成品,沉默了很长时间。
临走时,他对柳青说:“价格我不评价,那是市场的事。但我承认,我低估了它背后的一切。”
苟俊刚离开,柳青接到一个咨询电话,给工坊带来意外的惊喜。
来电者是一位姓吴的先生,声音温和低沉。
他没有询问价格,而是直接对承物椅的设计理念和六角叠丝的工艺细节问了十几个极其专业的问题。
柳青一一解答后,对方沉默片刻,说道:“柳小姐,你们的图册我看了。我很欣赏这种坦诚。”
“真正的好东西,成本从来就不在材料上,而在看不见的时间、试错和心血里。”
“我想订三把椅子。但我有个特殊的要求,我希望在制作过程中,能偶尔过来看看,拍拍照片,记录一下它的诞生过程。”
“如果可以,我愿意为这份体验和记录,每把椅子再多付两万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