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正好带着好汉们去祭拜先祖,狄青墓在汾河平原与吕梁山过渡带,背山面水,是典型的风水宝地。
往西北的山走去,越靠近那片林地,空气里就越浓地飘着松脂与香烛的味道。
“到了。”没多久,狄怀朴的声音压得很低。
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开阔的墓园坐落在山坳里,背靠苍黛色山,面朝蜿蜒的虎踞水。中轴线上,墓冢像座沉默的土丘,覆着层薄雪,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精雕细琢。
先是石望柱一对,八棱柱身缠卷草纹,标识神道入口。神道两侧,象征着墓主生前威仪与死后哀荣的石像生,沉默地伫立着。
文翁仲石人冠服齐整,进贤冠长袍,双手捧笏,武将石人甲胄森严,兜鍪锁甲,左手按剑。
石羊垂首温顺,屈膝跪卧,卷角贴脊,石虎怒目圆睁,蹲踞昂首,獠牙外露。
虽历经近七十多年风雨,刀凿的棱角仍透着股雄浑气。
最尽头的神道碑高达丈余,碑额“宋狄武襄公之碑”七个大字是宋仁宗亲书的篆体,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
碑身的碑文密密麻麻,是当年翰林学士王圭奉诏所写,3000多字记着狄青平侬智高、拒西夏的赫赫战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