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交谈,众人这才得知,原来狄怀朴是大名鼎鼎的狄青后人,可他似乎有所避而不谈。
狄怀朴紧了紧腰间的刀,自嘲地笑了:“让诸位见笑了,先祖那般人物,子孙却只守着这几亩薄田过活。”
陈老栓勒住马,热切道:“狄兄弟不必妄自菲薄,狄武襄公的威名,我等自从军起就常听老兵说起。”
狄青因功追赠“武襄公”,这是时人对他最敬重的称呼。
马小五忍不住又问:“既是武襄公的后人,怎么不去投军?凭着这名号,官府少说也得给个正将、统制当当,哪用得着在庄子里窝着?”
袁振海在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少胡说!”
狄怀朴却摆了摆手,神色黯然下来:“不怪这位兄弟疑问,先祖平侬智高,破夏人,何等风光?可晚年…唉,功高震主,朝廷里的风言风语就没断过。”
他望着远处的汾河,声音低了下去,“先祖临终前给儿孙留了话:‘咱狄家靠沙场血拼挣来的功名,也可能因沙场功高招来祸事。往后子孙,能守好家业、平安度日就好,不必再求做大官、当大将。’”
“这是什么道理?”孙石头咋舌,“不当大官大将那当啥!总不能啥也不要吧。”
“先祖是怕了。”狄怀朴苦笑,“人生最后那段晦暗日子,他说自己一辈子跟夏人拼命,身上的伤能数出几十处,却抵不过朝堂上的几句谗言。他让儿孙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咱狄家不图富贵,只求代代平安。”
他指了指自己腰间的刀:“这刀是先祖用过的,传到我手里,也只敢用来劈柴、防身。要不是金人打到家门口,我连庄子都不会出,祖宗的规矩,不敢破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