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先是一静,随即响起细碎的骚动。
有老臣摘下冠带,额头抵着地砖,肩膀微微发颤。
赵桓看在眼里,心里清楚,这一步走对了,新党旧党斗了几十年,如今金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再窝里斗只能是死路一条。
右司谏陈过庭往前跨了一步,激动得袍角都在颤:“官家圣明!此乃安定士心之举啊!”
赵桓抬手压了压,殿内的骚动渐渐平息。
他看着阶下那些或激动或审慎的面孔:“还有,即日起,太学生、民间士人,凡有安邦之策、抗金之见,皆可上书言事。登闻鼓院不得推诿,须当日呈朕览阅。”
这话一出,阶下的骚动更甚。
有年轻官员眼中闪过惊喜,也有老臣面露担忧。赵桓却不管这些,他心里清楚,如今大宋已是危在旦夕,只有广开言路,才能集思广益,找到抵御金人的良策。
果然,太学生陈东便带着数百名学子伏阙请愿。
他们跪在宫门外,高声呼喊着“杀贼、拒和、抗金、保京”的口号,声震朝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