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西北的山岗上,从此看去一望无垠的平地,太原城就矗立在此处,好一座坚城!
只见它形为矩形,周回十里二百七十步(5.94公里),城墙高三丈余(10米),夯土筑城,外砌砖石,城门设瓮城,城角有角楼,城墙每百步设“马面”(突出墩台)。
护城河宽五丈至六丈(15-20米),引汾水支流灌注,羊马墙紧贴护城河内侧,距离城墙约1丈(3米),作为护城河后的第一道防线,阻挡敌军直接靠近城墙。
护城河外缘及城门外侧,满是拒马,想必地上都洒满了铁蒺藜,城外交通要道或金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还有陷马坑,深约一丈多,坑底插尖木桩或铁刺,城外满是密密麻麻的壕沟阻挡进攻。
城头搭建木制战棚,覆盖湿牛皮防火,供士兵轮换防守,床子弩、七梢炮等就布置在此。
太原城堑深险,楼橹雄壮,城上弩砲并发,滚木礌石如雷而下,金兵死者枕藉。
“好,终于见到坚固可守的雄城了!”李骁裹紧了袄子,数九寒冬的冷天,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霜花。
远处的金军大营像条黑色的巨蟒,从城北向两侧延伸,几乎要把整座城池围起来。
寒风里飘来隐约的哭喊,他眯起眼睛,隐约看见百姓被金兵用鞭子赶着,在营外夯土筑墙,冻裂的手握着沉重的木槌,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人心上。
“这是要困死太原啊。”老仆李全武在身后叹道,手里的枣木拐杖重重戳在地上。
众人盯着那座被战火笼罩的城池,心情激荡,太原就像河东路的咽喉——北面是忻代盆地,南面是汾河谷地,守住这里,金军就过不了太行山;丢了这里,整个河东就成了敞开门的院子,金人能顺着汾河南下,直扑关中,甚至南下威胁汴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