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农场,战士们正赤脚光着胳膊,使劲踩踏着脚下的红黏土。
这种红黏土,也就是护堤固坝的土,这种土粘性适中,非常适合烧砖。
土需要先打碎,仔细筛出来杂质,然后就是暴晒跟翻垦了。老话讲,红黏土常年在地下,属于阴土,不能烧砖盖房,等暴晒翻垦后,才变成阳土。
其实也不算是迷信,被暴晒过的红黏土烧砖后,不起潮不招蚊虫。
再之后呢,才是加水泡上两三个月,形成泥膏泥浆,才能用。
泥膏经过捶打,踩踏,把气泡摔出来,增强可塑性,才能放进模具里,铺上一层草木灰防止粘黏,还得在阴干的过程中不能让晒的干裂了。
土窑也有讲究,要在地下挖深坑砌火门,地上建茅草棚防雨,码坯留火道,底层平铺砖块留缝,还得让坯体交错,这样堆叠才能保障窑内火力均匀。
最后,就到了烧窑的时候了。
从前火开始,到大中小三段紧火,最后是后囱火,全程需8-15天,才算是烧制出了完整的砖。
等自然冷却后,就把红黏土变成了红砖。
战士们筛土择杂质的时候,阿依古丽在仓库的地窝子里,专门腾出一个干燥阴凉的地方用来放种子,这可是全连队的希望,谁也不敢不谨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