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屋内红烛高烧,阶前月色横空,炀帝把宣华的手儿引在怀前低低说道:“朕为夫人寸心如狂,前日之事几蹈不测。算来都是因为夫人长得风流。如今天缘凑合,疏灯明月又见仙容,夫人如何慰藉朕心?”炀帝连问数次,宣华不觉流下泪来说道:“贱妾不幸已侍先皇,名分所在势难再荐。前日冒犯之处出于无奈,万望万岁怜恕。陛下粉黛三千岂无国色?何必下顾残花败柳?既污圣身又丧贱节,还望陛下三思。”炀帝听后大笑道:“夫人的话原是好话,无奈朕见夫人后魂销魄散寝食俱忘;夫人倘不见怜,谁能治得了朕的心病呢?”宣华夫人抬头一看,月光正照在炀帝脸上,只见他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宣华夫人心中早已‘肯’了,只是羞答答地说不出口。
这时左右送上筵宴。炀帝满斟一杯递与夫人道:‘好景难逢,良缘不再;今夜相亲,愿以一杯为寿。’宣华夫人接过酒杯后含羞说道:‘天颜咫尺,恩威并重;今夜定情,但愿陛下始终如一!’说着也斟满一杯送在炀帝手里。两人一言一笑,渐渐亲热起来。看看月移斗换,宫漏深沉,炀帝握住宣华夫人的手神魂颠倒,宣华夫人也风情毕露轻盈旖旎,两人并肩携手同进寝宫,早把文帝的恩情置之度外。
杨广和宣华夫人夜夜欢乐,萧皇后不由妒火中烧。一次她当着陈氏的面大骂杨广,杨广无法还击,陈氏更是羞愧难当,自己毕竟曾是杨广名义上的母亲。杨广在萧皇后的逼迫下将陈氏送到仙都宫居住,等于是被打入了冷宫。
没有了陈氏的陪伴,杨广整天闷闷不乐,有时还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身体也日渐消瘦。萧皇后看到杨广这样,不得已又将陈氏接回宫中。重新回宫的陈氏,已经不能面对自己和杨广的这段**之情了。所以一年后便郁郁而终,享年二十九岁。她死后,杨广为她写了一首《神伤赋》来寄托对她的哀思,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隋仁寿四年(604),陈后主步入人生的终点,作为被俘虏的亡国之君,陈后主竟然比隋文帝晚死四个月,不得不说在保命上,陈后主堪称一介奇才。
面对陈后主的去世,统兵灭陈的杨广十分瞧不起他。在置办他的丧事时,杨广给这个荒唐的昏君上谥号“炀”,意思是陈后主一生沉迷酒色、违反道德、虐待民众、背逆天理。吊诡的是,杨广身后也得了一个“炀”的谥号。
却说杨暕是杨广和萧皇后所生的次子,他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优点,“美容仪,疏眉目”。杨坚在世时便加封杨暕为豫章王,食邑一千户,对杨暕的喜爱可见一斑。可杨暕纸醉金迷,骄纵不法,成天与一群佞臣为伍。
别看杨广自己是个无道昏君,沉迷酒色,但他不希望皇子们这样做,所以杨广不太喜欢杨暕。
杨广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长子杨昭,也是萧皇后所生,和杨暕一母同胞,但他的性格与杨暕不同。杨暕玩世不恭,杨昭德才兼备,是个文武双全颇有人君度量的人,所以杨广登基后不久,便将他立为太子。
只可惜杨昭英年早逝。杨昭一死,杨暕自认为是皇二子,又深得皇祖父生前喜爱,太子之位肯定会落在自己头上。因此杨暕的行事作风越来越放荡,谋取太子之位的动机也越来越强烈。
一次,杨广的姐姐杨丽华觅得一名柳姓美女,打算将她献给杨广。可是杨广不知道什么原因,杨丽华提出献美女的事后,他却半天没有回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