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十六章 外出创业,遭遇失败
  肖何驾着排子车,儿子肖兴在排子车前面牵着驴,沿着山路向前慢慢行进。晨雾里,肖兴攥缰绳的手青筋暴起。碎石坡上,老驴前蹄一滑,车斗骤坠。肖何猛弓背拽绳,脚掌蹬得生疼,汗珠砸在石上。窄弯道旁是深沟,风刮得脸僵,他扶着车斗挪步,肩膀被岩石硌出红印。日头毒辣,驴喘得肚皮起伏,他干唇开裂,仍咬牙扯着车,一步步往山顶挪。

  上了一个坡,又是一个坡。平坦的地方,他们都很轻松,上坡的时候,驴子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一路上很顺利。他们从早上七点多出发,不到十点钟,就翻过了紫山,二十多里山路不足三小时就走过来了。再走一公里柏油路,往西是一个岔道口,那就是他们要去的小酒厂。这个小山村是属于相邻县的地方。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这个小酒厂属于生产队办的。一位姓张的会计负责管理销售。我们把车拉到酒厂跟前,将瓶子拿出来摆到院子里。经过检查清点,结算。最后老张会计打开库房,搬出几箱子白酒,还有几沓商标、一大包封口用的鹿帽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固定好。我们就走上返程的路。出了酒厂,走到路边拐弯处,有一个驴马店。肖何带着肖兴走进店里,每人要了一碗肉丝汤,两人称了半斤麻糖(油条)。大家肚子早已经咕咕叫了,于是狼吞虎咽,席卷一空。那个驴马店,那碗肉丝汤,多少年后,已经成为高级技术人员的肖兴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回到家,肖何将这些未出厂的半成品酒经过加入白砂糖、香精等材料,勾兑出符合市场客户口味的酒品,然后粘贴商标,封上鹿帽。走街串巷售卖。

  肖何也是有着自己的朋友圈的。他几个要好的朋友看到他整日走街串巷,售卖白酒,这么辛苦,于是建议大家出去一起创业。

  他们几个人相约,一起来到山东省惠民县,住在一个朋友家中。经过几天的考察,他们发现这儿用玉米挤轧的膨香酥卖得很火。于是他们便租了一处民房,购置了一台机器,开始生产批发那个膨香酥。买卖很快就火起来。临近年关,膨香酥批发点热闹非凡,一片红火景象。门口那堆积如山的膨香酥,宛如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包装袋上鲜艳的图案与喜庆的色彩相互映衬,恰似一片火红的花海,散发着浓烈的节日气息。

  前来批发的人们络绎不绝,将整个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批发商们热情高涨,一边大声介绍着膨香酥的美味与优惠价格,一边手脚麻利地给客户搬货、算账。客户们也不甘示弱,纷纷上前挑选,有的仔细查看产品日期,有的则直接撕开包装品尝,时不时发出阵阵赞叹。询价声、谈笑声、搬运货物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批发交响乐”。一辆辆满载着膨香酥的货车有序驶出,奔赴各地,将这份香甜与红火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能在佳节品尝到这令人垂涎的美食。

  每天来批发膨香酥的拍成了长队。产品是供不应求。好景不长,这么火的买卖让当地的房主眼馋不已。她便伙同她的相好不赖计划设计一场事故想赶走这些外来人,将买卖据为己有。原计划想要让那个相好假装触电,结果那个相好没有掌握好尺度,真的触电身亡。他们的买卖因出现安全事故,被迫停产。最后除了赔付亡者的丧葬费外,连机器也赔付给主家。这几个人出外打拼几个月,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但没有挣到钱,还搭上了一条性命。扑灭了他们奋斗的火苗。以完全的失败而告终。

  回到家乡,肖何又干起了老本行。收酒瓶卖酒。做汽水。同时,有人给大儿子提亲,要求有房子,有自行车等条件。目前,首要问题就是盖新房。大队已经给肖何划拨一块宅基地,要求必须在两年内建起新房,否则,宅基地会被集体收回,重新分配。于是,如何烧砖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了。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