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和现代的高速收费站差不多,在收费站外面有五个进入水泥路的排队口。
只不过用来阻拦马车的不是横杆,而是一个个用滑轮固定在地面上的拒马。
每当有马车通过的时候,都会有人从两边将拒马拉开,方便马车能够进入通道。
凭良心说,魏武对这个安排还是很满意的,已经有了那么点后世高速的感觉。
就是路面稍微窄了一些,只有三米宽,不过毕竟是古代,不能要求那么多。
生产力摆在那里,而且三米也足够了,要知道魏武那架太子规格的象辂也才两米五宽。
普通民间马车也才一米三左右,三米宽的道路足够两架马车并排通行了。
一行二十多驾马车通过收费站后,沿着水泥路一路朝着常州方向行驶。
路上,户部的官员们纷纷掀开车帘观望,时不时发出一阵惊呼和感叹的声音。
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之中,也只有少部分道路能够和这水泥路一样平整。
但现在他们身下这条路,却能直接通往常州,这可是超过两百多里的路程啊!
其实不止是他们,就连魏武也在撩帘观察,同时还不忘和身旁的青霞聊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